重構閱讀 X 輸出小聚|面對輸出焦慮,我們可以怎麼做?

Yiru |一路
Mar 13, 2023

--

這是 Kat 在 IG 發起的線下聊聊活動, Kat 在「重構閱讀」帳號撰寫了一系列從學習、知識焦慮的議題論到輸出的文章,都蠻能引起共鳴的。我認為歷經輸入到輸出,才是比較完整的學習歷程,但自己總是停留在輸入階段,我很想知道其他人是怎麼面對這個困境、以及如何克服心魔,因此參加這次的小聚活動。

Photo by Gülfer ERGİN on Unsplash
✍🏻 本文段落
① 對內輸出——日記是個好形式
② 對外輸出——心理建設:反思「是我不夠好」的焦慮
③ 對外輸出——漢堡比喻:MVP 取得 Small win
④ 對外輸出——如何突破自我盲點、獲得反饋?

對內輸出 — — 日記是個好形式

開場 Kat 先請大家寫下曾經有的輸出習慣及頻率,並舉了一個「日記」的範例。這個範例就蠻打破我的認知,因為在此之前,我不認為「日記」是一種輸出,為什麼我會這樣想呢?

對我而言,日記是一種記錄生活狀態、感受的形式,很私密、基本上不公開的,可是換個角度想,日記就是「對生活經驗的輸出」。日常生活本身就存在著許多事件、資訊、感受的輸入,在《卡片盒筆記》中也有提到:「寫作不需要從空白開始,而是每天寫下學習到的東西。」日記也分成很多種,例如復盤也算是一種日記,以及其他小夥伴分享的感恩日記、幸運筆記等。

這呼應到 Kat 針對大家「對輸出沒有自信、怕沒有個人觀點」這項焦慮提到的 ORID 框架,就是一種往個人內在探索的方法,可以應用在各種地方,包含討論、復盤,在 ORID 的層層反思中,練習提取「個人觀點」。而日記是一種很好練習 ORID 的方式,隨時可以套用框架做練習。

對外輸出 — 心理建設:反思「是我不夠好」的焦慮

小聚的夥伴們目前面臨的共同問題:「沒有自信」與「想他人獲得反饋」,前者影響公開意願;後者必須從他人身上取得。針對矛盾點,Kat 提問:「你們有針對他人的輸出做過什麼批評嗎?」反向思考自己是讀者時通常會怎麼做,關注事實、打破非理性的焦慮感受。同時 Kat 也提出「行為實驗」的做法,在每次焦慮時寫下當下感受,在行為後或下次遇到相同情境下回頭驗證這些擔心是不是有發生,能有效降低每次的焦慮指數。

事實上輸出的形式比想像中更多元,除了文章以外,讀書會分享、工作坊實作、和他人的對話交流等也都是一種「輸出」。因爲所有的「輸出」都是為了總結我的「輸入」,輸出本身就有「對內輸出 → 對外輸出」的過程,公開自己的輸出結果是一種必然,只是形式不同。但輸出形式、手段、對象或目標的設立等種種考量都可能會讓自己陷入「沒有自信」的循環中。

對外輸出 —漢堡比喻:MVP 取得 Small win

想通「輸出的多元性」這一點對我而言很重要,可能是社群的個人品牌學渲染,讓我覺得必須以「寫作」作為輸出手段,並直接將寫作這件事鏈結到「創建個人品牌」,在這些前提下,寫作被制約在「必須完整、必須創見、必須獨特」的框架。

但往本質思考,輸出這件事是想對自己的學習或想法做階段性的總結,有時輸出的目的是為了學習。小聚時我提到自己面對「Daily Poster」挑戰後期感受到的壓力及自我懷疑,Kat 提到:「我們都可以從模仿開始」。夥伴也分享朋友在學習軟體也是以每日海報為目標,沒靈感時就針對一個技法下手,也不管創意,因為目的是習得技能。其實輸出的結果不需要完美,只要可以越來越好並達到自己設立的目標就好了。

Photo by amirali mirhashemian on Unsplash

針對「不需完美的 MVP」,Kat 提出一個有趣的漢堡理論比喻寫作的不同階段(我以自己的解讀進行闡述):

🍔 階段一|重組漢堡:把起司拿掉、移動蔬菜和肉片的擺放順序等
小白階段抽取喜歡的文章段落,以擷取重點的方式重組成筆記型的 MVP,這個階段還不會有太多個人觀點

🍔 階段二|加法設計:漢堡裡還可以加什麼蹦出新滋味?
開始閱讀「背面的意思」,透過 ORID 框架在知識找出自己認同 / 不認同的地方,並與自己看過的許多文章和個人經驗做連結,這個連結的過程就是自我觀點的養成

🍔 階段三|套用自我經驗的新嘗試:如果漢堡不是用麵包?還可以用什麼?
這個階段的寫作已經有過大量閱讀、反思及連結的經驗,可以自訂主題,從單點連結發展成一系列的連結

🍔 階段四|底層邏輯:澱粉類+蛋白質+⋯⋯
將所有知識概念都拆解成最小單位,寫作結構的組成可以來自不同知識體系相互套用

對外輸出 —如何突破自我盲點、獲得反饋?

我認為輸出分成「內部價值」及「外部價值」兩個層次,且最終是會走向外部價值的,我很認同曼尼在商業思維學院講座提到的:「沒有人是想要自己寫爽的」。而要獲得外部價值,就要能讓讀者有共鳴、感到受用,這時就需要他人反饋。

一篇文章發出去,期待下面有人留言、回覆、互動,這是對「被動回饋」的期待,但在初期時,我們更多可以做的是「主動爭取回饋」。Kat 分享到,可以找信任的人脈(能提供有建設性的回饋)、或透過課程(如商業思維學院的「讓知識有光」計畫)私下詢問回饋,甚至小聚會與他人交流也能發現自己的思想盲點。

對於主動尋求回饋的部分我提出了一項擔心:如果一直問信任的朋友或老師向他們要回饋,會不會讓人感到很煩躁呢?夥伴們分享,其實會被詢問的人會感到開心,雖然「如何問好問題」也是個議題,但大多數人都是很友善的。

Photo by Adam Jang on Unsplash

寫在最後

這次小聚 Kat 分享了許多小方法幫助突破輸出的焦慮,其實很多方法我們都知道,只是知易行難,就算知道是自己想太多還是會卡在自我糾結的迴圈,這時能與他人多交流是非常好的,甚至在小聚後直接組成了輸出誇誇群小組。有很多內容許多人都寫過,但我們都能擁有自己的觀點,也因為生活經驗不同、切入點也會不同,我們不需要擔心自己不夠好,更不需要擔心會犯錯。

「想都是問題,做才是答案。有用就有用,沒用就沒用。學習真正的起點,不是在讀完書、上完課,而是在實務上捲起袖子動手才開始的。」
— 熱寫點火師陳仕傑

--

--

Yiru |一路

你是植物就要與光合,不能一心嚮往黑暗。